一、事業單位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現行會計處理
根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事業單位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計算的實際全年應納稅額大于全年已預繳所得稅稅額,其少交的部分,應于下一年度補繳。計算少繳的稅款時,借記“結余分配——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實際補繳稅款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多交的部分,可在下一年抵繳。
事業單位按規定調整上年利潤,如調整增加上年利潤或減少上年虧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或“結余分配”),對調整增加的利潤,應按規定補繳所得稅,借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或“結余分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實際繳納所得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對調整減少上年利潤或增加上年虧損時,借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貸記有關科目。由于調減利潤而應退回的稅款,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按規定辦理退稅手續,收回稅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
二、改進建議
筆者認為,事業單位在進行所得稅的計算和核算時,可以參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的規定,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在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科目的基礎上增設以下科目:
一是增設“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用來核算事業單位繳納的所得稅。貸方發生額表示應當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借方發生額表示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
二是增設“所得稅費用”科目。事業單位應在損益類科目中設置“所得稅費用”科目,核算其按規定從當期結余中扣除的所得稅。該科目借方反映從當期結余中扣除的所得稅,貸方反映期末轉入“結余分配”科目的所得稅額。
資產負債表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確定的當期應交所得稅,借記“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科目。如果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大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按其差額,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等科目。如果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小于“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余額,按其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期末,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結余分配”科目,結轉后本科目無余額。
三是增設“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事業單位應在負債類科目中增設“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核算其由于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造成的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之間的差異所產生的影響納稅的金額以及以后各期轉銷的數額。
資產負債表日,事業單位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應有余額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借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科目,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應有余額大于其賬面余額的,做相反會計分錄。
四是增設“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事業單位應在資產類科目中增設“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核算事業單位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負債表日,事業單位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科目。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大于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等科目;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做相反會計分錄。
版權所有: 廣州市普粵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粵ICP備-01010010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163號富星商貿大廈東塔15樓KL單元 郵政編碼: 510620